hth华体会官网-弗莱堡战术调整取得实效,全队士气正佳

欧冠 33℃ 0

  

文 / 吴春波弗莱堡战术调整取得实效,全队士气正佳,“华夏基石e洞察”智库撰稿人,著名管理学家,华夏基石领衔专家,《华为基本法》起草人之一

来源:华夏基石e洞察(ID:chnstonewx)

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,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石e洞察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

管理咨询及案例研究合作:szy20121014(微信)

  

  最近这一年来,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弗莱堡战术调整取得实效,全队士气正佳的态势,很多人给出了消极的言论。在弗莱堡战术调整取得实效,全队士气正佳我国GDP增速放缓的时候,一些企业倍感“寒冷”,大家觉得,经济发展的“冬天”来到了。在这样一种形势下,企业如何过冬,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。

  事实上,对我们企业的生存环境来说,似乎也未曾有过温暖的春天。所以,华为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,并非因为他生长在春天里,没有经历过寒冬。华为不但有过冬天,并且始终在与冬天相伴。而我通过华为过冬的实践,更深刻地认识到,坚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。企业要活下去,就要学会等待机会,要保存实力,缓慢前行。

华为历史上的几次“冬天”

  今年以来,全中国都陷入到了“双创”的热潮之中,而在我看来,整个社会对“双创”都存在着浪漫幻想。创新与创业,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,夸张地说,就是妻离子散、家破人亡、倾家荡产、九死一生。这句话尽管有失偏颇,终究有些道理。要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再去创业,否则,脱离了具体环境与具体问题,整天大谈A轮、B轮、上市、套现,并不是正常现象。所以我认为,创新创业并不适用于所有人。我个人就不擅长创新,也不擅长创业,始终从事着平凡、琐碎而繁杂工作。

  对于华为来讲,他创业的过程也是异常艰辛的,并且从创业伊始,这种艰辛就常伴其左右。任正非注册华为的时候,正遭遇了人生两大变故:首先,他因故离开了国有企业,随后,婚姻也走到了尽头。在这种情况下,任正非不仅要独自抚养一双儿女,并且,作为家中的老大,他还要承担老人的赡养义务,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六个弟弟妹妹。

  因此,我们也可以将注册华为视为背水一战之举。而在当时,任总手里只有3000块钱,可谓一无所有。可是,深圳市对高科技企业的注册规定是,股东人数不得少于5人,注册资本不能少于2万。无奈之下,他只能联系另外几名股东,最后由六人合伙出资2.hth华体会官网1万元,才使华为得以注册成功。

  在后来的成长历程中,华为也有过不得已拆借贷款的狼狈,更有发不出工资的尴尬。老华为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,当年任正非频繁地给大家加工资,但是领到手里的却往往只是“白条”。

  所以,大多数企业在创业期所经历的一切都能够证明,创业初期艰难突破的过程,其实正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。

  《劳动合同法》带来的冲击

  《劳动合同法》的颁布,为华为以及很多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外界认为,华为当年打响了“反对劳动合同法的第一枪”,其实真正打响这一枪的是央视。当时,中央电视台率先与1800人解除了劳动合同,然而,到处都在查华为。从深圳市到广东省,甚至是高层领导人也专门为此做出了批示,要求查清华为。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危机,如果换成别的企业,就有可能一蹶不振。

  员工意外死亡事故的舆论打压

  华为地处深圳。在观澜高速上,有一座桥,因桥西是富士康,桥东是华为而闻名于世。当年,这两家企业出名的原因之一,几乎都来自于负面新闻,有些内容至今仍然能够在网上搜索到。一时间,华为几乎成为了人间地狱,各种负面舆论蜂拥而来。

  竞争对手的围攻打击

  竞争对手主要来自国外。有一年,对方在春节前将华为告上法庭,欲置华为于死地。而华为高管在赴美应诉之前,任总下达的“死命令”却只有一句话:“要学韩信能忍跨下之辱,但是,你们要站着回来。”最终,华为并没有倒下,在重重的阻力之下,华为不但没有被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,反而成就了今天的崛起。

  国际化道路上的悲壮艰难

  应该说,当年的华为,是抱着“风萧萧易水寒,壮士一去不复还”的悲壮,踏上国际市场的开掘之旅的;是带着“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必马革裹尸还”的决心,去海外拼杀的。为什么?因为,国际化之路一旦失败,国际市场没有打开,华为人无功而返,退出海外市场,那就意味着,大量资本与人力投入血本无归,公司未来必将毁于一旦。这是一个企业无法承受的重量,也是千千万万华为人不希望看到的结果。

弗莱堡战术调整取得实效,全队士气正佳

  最著名的危机:千禧年的IT泡沫

  华为另外一次著名危机是千禧年的IT泡沫的严峻挑战,这个“冬天”确实很“寒冷”。

  1.市场低迷,订单萎缩,公司销售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

  在市场低迷的条件下,在行业和全球都面临经济寒冬的时候,华为也不能独善其身,并一度出现了销售收入的负增长。尽管这是唯一一次负增长,但是,一向成绩斐然的公司,很难忍受突然间的下跌,这对高层及普通员工来讲,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。

  2.高管与员工大量流失

  那么,从高速成长中突然跌落,这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想到过,也没有遇到过的挫折。一时间,华为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,离职是正常现象,不离职倒显得不正常了。人心浮动、军心涣散、士气低落,很多人身还在,心已远,可谓“精神离职”。更有甚者,在同一时间段,副总裁级别的就走了七八个。更有员工携公司知识产权外出创业的事情发生,并且绝非个案。

  一时间,外部舆论更加推波助澜,以为华为要倒下了。

  3.技术制式的迷惑

  华为也曾经为选择何种技术制式,到底是CDMA,还是WCDMA,倍感煎熬。在市场、政策、技术力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,对未来的每一次选择,显然考验着高层领导的智慧、决心和意志。

  4.亲人离世,健康堪忧

  1999年,任总的父亲因为意外离世;2001年元月,任总的母亲也因车祸也永远离开了他。当时,老母亲身上只有10几块钱,没有任何身份证明,最后警方是按照无名氏进行处理的。

  当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同一个阶段,再强大的内心,也总有他所承受不了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任总处在内忧外患的旋涡之中,在巨大的压力之下,他的健康出现了问题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颈椎病、抑郁等接踵而来。与此同时,华为……身边的亲友都以为,他要被打垮了。

  所以我们说,其实华为一直在和冬天相伴,而绝不是在春天温暖的怀抱里成长起来的。

华为如何练就一身“过冬”本领

  面对这些毁灭性的打击,华为要怎样逆境重生呢?任总做出了哪些思考,采取了哪些措施,又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?

  华为的自动降薪机制

  很多公司,一旦出现负增长,首先想到的是裁员,是从员工开始降薪。而在华为,降薪是从干部开始的。

  2003年4月,因为没有完成上一年销售目标,以任正非为首的、总监级以上的高层领导中,有454位主动申请降薪10%,而华为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,最终批准了362人,其余92人未获批准。

  农民过冬,不能把余粮都吃完,更不能把种子吃光,否则,当春天再次来临,我们拿什么去播种?而当企业遭遇所谓的冬天,裁员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方式,因为人力资源的“种子”一旦流失,对企业整体造成的伤害一定是巨大的,公司将因此彻底葬送未来,无法再去面对春暖花开的时刻,没有人才来支撑可能出现的转机。与公司共度难关,干部降薪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。

  其实,华为对这一点早有认识,华为《基本法》中指出: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期,以及事业成长暂时受挫阶段,或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启动自动降薪制度。避免过度裁员与人才流失,确保公司渡过难关。

  到目前为止,华为的自动降薪机制大约启动多次,这是华为应对“凛冬”的权宜之计,也是保存实力的最佳方案。

  经营与管理均衡

  从1999年-2002年,任正非连续四年在公司内部发出《十大管理要点》,提出:1、均衡发展;2、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,一个是扩张体系,一个是收敛体系;3、自我批判是思想品德、素质、技能、创新的优良工具;4、任职资格及虚拟利润法是推进公司合理评价干部的有序、有效的制度;5、不盲目创新;6、规范化管理本身已含监控,它的目的是有效、快速的服务于业务需要;7、面对变革要有一颗平常心;8、模板化是所有员工快速管理进步的法宝;9、华为的危机,以及萎缩、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;10安安静静地应对外界议论。

  其中,“华为的危机,以及萎缩、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”,早已成为一句名言,可见任正非的危机意识于一斑。当时,他向全体员工发问,如果有一天,公司销售额下降、利润下滑甚至破产,我们怎么办?调动员工思考的同时,他早已给出答案:当企业外部没有粮食可打的时候,当经营受挫的时候,也正是强化管理的时机。所以,任正非所给出的“处方”,不是十大战略目标,而是从最基础的管理抓起。并且,在这十条当中,均衡发展作为十大管理要点之一,始终处于首要的位置,从未动摇过。

  所谓均衡发展,即经营与管理的均衡。中国企业普遍的问题是强经营、弱管理。而强势的经营与弱势的管理最后会导致辛苦了一整年,多收了三五斗,但最后却会不停地跑冒滴漏。在这一点上,华为是值得学习的榜样,他实现了经营与管理之美,实现了均衡之美。

  形成充满危机意识的群体

  泰坦尼克号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海的,但是它最终成为了“世纪沉船”。所以,任正非说:“十年来,我每天都在思考失败,却对成功视而不见。对我而言,并没有什么荣誉感和自豪感,随时相伴左右的,是对未来深深的危机意识。”

 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并非空穴来风,他是建立在对未来的科学判断和对自身清晰的认识之上的危机感。因此,在1999年的时候,他敏锐地意识到,冬天即将到来。于是从2001年开始,任正非不断通过内部的讲话或者文章进行预警:

  1.《华为的冬天》;

  2.《迎接挑战,苦练内功,迎接春天的到来》;

  3.《活下去,是华为的硬道理》;

  4.《收紧核心,放开周边》;

  5.《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太平洋》;

  6.《北国之春》;

  7.《在平和理理性中存活》等等。

  事实证明,在2002年-2003年之间,冬天确实来到了。而通过任正非不断地强化、预警,为华为指明了正确的道路。通过不断强化管理、增强“体质”,最终使华为安然渡过了冬天的严寒。

  所以,做为一个好的企业家,需要有“违背人性”的一面。当企业发展得顺风顺水之时,企业家要居安思危,不能喜形于色,否则属下全部都会得意忘形;而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,企业家却要表现出非凡的信心,否则整个员工士气将会受到巨大打击。

  但是,在企业当中,仅仅有企业家一个人的危机意识还远远不够,如何让员工充满危机感,让公司上下形成共识,能够为一个共同目标去努力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。因此,华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充满危机意识的企业,首先得益于任正非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人。是任总不断通过讲话、报告和文章,将危机意识传递到公司的全体员工,从而形成了一个充满危机意识的群体。

  向日本企业学习过冬的经验

  2001年,任总去了一趟日本。他去日本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母亲去世的打击,抑郁症使他陷入到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,希望借日本之行修复创伤;另外,他在《北国之春》一文中开头写道:“在樱花盛开,春光明媚的时节,我们踏上了日本的国土。这次东瀛之行,不是来感受异国春天气息、欣赏漫山遍野的樱花的,而是为了学习渡过冬天的经验”。

  当我们一行来到松下公司的时候,看到到处都是一艘大船即将撞上冰山的宣传画。它在下面有一行日文:“能挽救这条船的,唯有你!”任总当时非常感慨,他说,“企业能有这种心态,就不会有度不过去的冬天。”

  日本之行的收获颇丰,我们深深地认识到,中国企业要向日企学习。他们的冬天已经持续了20年,却仍然顽强地活着,其中的奥秘在于,他们有一颗未雨绸缪和坚持、坚守的信心,这是他们始终如一的,过冬的心态。

  而中国企业在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时,能够坚持下来的企业却不太多。所以,任总在《北国之春》中还发表了一个重要的观点,他说,“什么是成功?是要像日本的松下、丰田那些企业一样,历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,这才是真正的成功。因此,华为并没有成功,只是在成长。”

  尽管这次日本之行仅有短短七天,但是,过与松下、与NEC,与日本的企业家与学者的交流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我们不但看到了榜样的力量,更坚定了信心,相信冬天总会过去,春天一定来到。华为趁着冬天养精蓄锐,加强内部改造,就一定能够在低谷中砥砺前行,和日本企业一道渡过严冬。我们定会迎来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春天,并最终迎来事业的再一次高峰。

  寻找新的战略生存空间

  在积极过冬,加强内部改造的同时,任正非也清晰地意识到,既然这块“地”的粮食减产了,那就必须要为公司寻找新的产粮地。因此,2000,华为召开了欢送海外将士的出征大会,要到新的土地寻求良田。那一天,任总讲完话以后,台下员工纷纷上台,抢着话筒表达报名出征海外的决心。当年我在现场,大受鼓舞。有了这样的战士,有了他们与公司共生存、共存亡、共发展、共成功,企业没有渡不过去的冬天。

  今年,华为又派出了2000名研发人员到海外去。这批研发人员,都是有着15-20年工龄的中青年员工,他们大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“三明治一代”,却仍然能够义无反顾。什么是文化?这就是文化。

  所以,遇到冬天不可怕,关键是如何应对。东方不亮西方亮,黑了北方有南方。这个世界也是均衡的,不可能到处都是严冬。仅就中国而言,既有冰雪之城哈尔滨,也有四季如春的昆明、海南。所以,为了应对局部的,或者是阶段性的冬天,华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国际化布局,并加快步伐,征战海外市场。

企业过冬的六大启示

  任正非:唯有惶者才能生存

  首先应当说,还是危机意识使华为得到了平稳过渡。任总悟到,创业难、守成难,但是,知难不难。高科技企业的成功,往往是失败之母。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,唯有惶惶不可终日者才能生存,唯有怕死的人才能长寿。

  但我们看到的是,到处都是不怕死的人与企业,不怕死的人就爱折腾。常在河边走,难免要湿鞋。很多不可一世的中国企业更像螃蟹,得意时横行霸道,一红就死!而华为从创业开始,就处于一种“惶”者的状态之中,就充满了危机意识,这是华为崛起无法绕开的“阶梯”。

  格鲁夫: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

  格鲁夫说,唯有偏执狂才能成功。什么是偏执?它不是机会主议,而是死抗、是坚守、是执着。

  松下幸之助:下雨打伞

  一名记者在采访松下幸之助的时候问,“松下有什么成功的密秘?”老松下说,“没有。”“那么,你们有什么成功经验?”“没有。”记者说,那您总得有些心得吧?他说,“我只有四个字:下雨打伞。”

弗莱堡战术调整取得实效,全队士气正佳

  对这句话,我理解为:按照内在的规律办事。企业的发展与成功,一定有其内在的规律。遵循这种规律,打造一个强大的,能够遮风挡雨的伞,才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企业,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。

  朱升:高筑墙,广征粮,缓称王

  朱升是朱元璋的谋士,在朱元璋准备开创一项新的事业之时,他给出的计谋就是:高筑墙、广征粮、缓称王。这可以称之为古人保存实力、应对冬天的智慧,它同时也适用于今天处于困境中的所有企业。

  李冰父子:深淘滩,低作堰;逢正抽心,遇弯裁角

  李冰父子治理都江堰的基本原则,就是深淘滩,低作堰;逢正抽心、遇弯裁角。

  任总有专门文章论述深淘滩、低作堰。深淘滩意味变化,意味着敢于“革自己的命”,擅于挖掘自身潜力;低作堰则警告大家,不要形成封闭的山寨,不吃独食,要抱团取暖,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,包括员工、合作者等等进行利益的分享,要向管理要效益。

  逢正抽心是指,河道是正的,要挖,但不能挖太深,太深水流则太急。也不能太浅,这里面有一个“度”的问题。放在企业的语境里,就可以当成一项KPI指标,即人均效率,企业要保证人均效率不下降。人均效率就是构建企业都江堰的“卧铁”。

  所以任正非说,他在华为只负责三件事,方向、节奏、人均效率。许多公司一发展就大量招人,一遇到风波就裁员,这是在折腾、在消耗。正确的做法是,要紧紧盯住人均效率,只要人均效率得以提高,公司就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。

  而遇弯裁角,则是要确保企业坚守主航道,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

  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”

  这是抗日军政大学的题词,它明确地告诉我们,组织方向不能错。方向错了,一切皆错;跑得越快,离目标就会越远。

  而'毛泽'东所提出的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也正是华为人今天的奋斗精神,是华为以奋斗者为本价值体系的一种基础。

  同样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,也适用于现在的时代。如今,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确定时代,不能固守旧的战略战术,要依据环境做出调整。

  所以事实上,前面所谈到的内容,就是华为在冬天做出的思考。

(文字整理/编辑:李泽慧)

评论留言

暂时没有留言!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